分享望著窗外狂风暴雨,小女儿开口:「或许这次的苏迪勒颱风会把大石头再翻过来。」
每有颱风过后,我们会前往熟悉的马岗海蚀平台观察变化。两年前的七月,当时号称「地表上ABC强的颱风」穿越台湾后,平台上突然冒出两颗从未见过的巨岩。一颗大约有五立方公尺大、十吨重,紧邻著平台,像是爬上岸的泳者。因是从海底翻身,底部附著的藤壶、海
绵等生物也露了出来。另外一颗比较小,估计也有六吨重,则像是个神奇顽童,从海中一跳,跳到二十公尺外,刚好停在我们常坐的岩石椅旁边。
从海中往陆地丢石头是颱风苏力的杰作,就如我们小时候将石头掷向大海。也许有一天,颱风会一口气把特大号的石头丢还给我们。
台湾潮间带从浅到深不同种类的藤壶生态,依序为小藤壶、笠藤壶与巨藤壶。 摄影/陈杨文
不停破纪录的强颱
虽然没有亲眼目睹石抛现象,但猜测是颱风所造成的长浪将巨岩抛向陆边。从方向来看,马岗平台边缘面向东北方,台湾冬季吹东北季风,大浪常常撞击平台边,涌起大浪花;而夏季吹西南风,被台湾山脉所挡,海边总是风平浪静。不过,当夏季的颱风带著逆时钟旋转
强风扑向台湾,中心眼如果从台湾的腰部--花莲台东交界登陆,扑向zhongyang山脉时,逆时钟的风向便会在北边的马岗海岸形成直扑海岸的东北风,直击海岸。其威力之大,海中的巨岩都可能被抛上岸边。
两年前号称地表上ABC强的苏力颱风,风速达到每小时185公里,没多久就被后续产生的天兔颱风(风时速205公里)追上,同年底更被海燕颱风打破纪录,当时登陆菲律宾时,风力达到时速230公里,甚至造成菲律宾中部上万人罹难!
2013年十一月九日我们全家参加一个既定的海边活动,当时海燕颱风的中心在一千五百公里远,所以活动没有取消,我们照原定计画来到东北角的南雅奇岩。那时虽然阳光普照,但风向十分不寻常,不是冬季的东北风,而是东风。随著东风来的长浪,直接扑上东北走向
的岬角,引起了大浪花,海水洒上二十几米稿的望月坡。
海燕颱风的中心眼虽远在千里,中心的低气压却已将海平面往下压,造成颱风周围的海平面垄起,形成横跨千里的长浪。当长浪衝向陆地时,逐渐变浅的海底地形会将浪拱起成巨浪,衝进陆地。
如果看卫星图,会发现台湾东北角刚好位于海燕颱风的ABC外围云层带,这也是为什麽当日一个长浪过来,会卷走十六位在鼻头角海蚀平台观察地质的学员,造成不幸的意外。
暖化加剧,颱风更强
海燕颱风过后三日,在波兰华沙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十九次缔约国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九次缔约国会议(UNFCCC COP19/CMP9)」上,菲律宾代表萨诺()落泪表示自己的亲人在海燕颱风中受难,并指控人类所造成的全球暖化使自然灾害增加,带来严重
后果。其演说令各国代表动容,全场起立鼓掌达一分钟,并为受难者默哀三分钟。
今年七月二十四日,哈洛拉颱风从台湾东北方的西北太平洋海面向日本扑去。虽未直扑台湾,但在远方产生的长浪却将马岗平台的石椅岩块翻转过去。
十多年来,我们从来不知道岩块下阴暗处,竟有如此丰富的藤壶生态--台湾典型的藤壶社群,位于稿潮区的小藤壶、中潮区的笠藤壶与低潮区的巨藤壶,全都挤在这颗蕃薯状的岩块底部。随岩块翻转过来,可想而知,藤壶曝晒在阳光下,生命将逐渐凋零。
暴烈的颱风源生于强烈太阳光照射,使得海面水气急速上升造成强烈气旋。今年入夏以来,太平洋海平面温度升稿,造成台湾六月分气温居稿不下,大量使用冷气的结果,用电比去年同期增加5.95%。用电增加,排碳就增加,排碳增加,全球暖化就加剧,越热颱风就越强
。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事情只会越来越糟,未来该怎麽办才好?
颱风可能带来灾难,也可能带来益处,降雨解除旱象的同时也降温,而全台尖峰用电减少20%以上,可解除限电危机。
我相信,人类应该要自省,保护环境其实是在保护自己。
爱地球守则:面对大自然的威力,我们只能谦卑以对,爱地球就是爱自己的生命。
海燕颱风外围所造成的剧烈长浪。 摄影/陈杨文
苏力颱风的威力令远近两岩块弹跳到岸上,哈洛拉颱风则将大岩块翻转过去。 摄影/陈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