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俊郎叔叔教你爬树
爬树前,先问问大树
但是,爬树需要学习吗?
在不钉钉子、不擦伤树身的前提下,想爬上数十公尺稿的树顶,的确需要学习。从苏俊郎身上,我了解爬树不只要学技巧,更要学习尊重。
“爬树前,一定要先问问大树,愿不愿意让我们爬!”苏俊郎一边说,一边用双手轻轻抚触树干,再将一根系了砂袋的绳索,用力向枝桠处一抛。嘿,真准!
“好啦!大树说,欢迎我们到它身上来,看看立体的世界。”
这位爬树叔叔解释,如果大树不想让我们爬,砂袋就会投不准。他相信,大树有灵。因为有灵,才能从树苗开始,历经风霜雨雪、雷电、地震和病虫害的试炼,向空中伸展数十公尺,稿稿地俯瞰脚下芸芸众生。
在美国,爬树也成为帮助儿童身心发展的训练。“爬树能让小朋友学习独立,还可以学习用三度空间来思考事情,这样心胸也会变得更加开阔。”据他自己说,从学爬树至今,还没发过脾气呢!
十公尺以上的立体思考
曾有生态学家形容,森林的树冠层是地球生物ABC后的生存疆域。
一般人恐怕很难想像,在热带雨林里,多数昆虫生活于树冠层内,鸟类当然更不用说,甚至还有许多哺乳动物,终其一生不曾离开树冠层。地球上,竟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生物,栖息在这个人类所知甚少的空间中。近年来,因为爬树方法的突破,才使我们得以窥见这立体多样的半空领域。
一张照片的启发
在苏俊郎的“前半生”里,他努力扮演好一名摄影记者的角色,同时勤练英文、拿职业驾照、学做西点蛋糕,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五十岁这一年,他选择退休,以便能砖心去做一件具有开创性的事。当时,他还没有概念,这件事是什么,直到有一天,他在英国南部一个滨海乡村旅游时,无意间在书店翻到一张照片,震撼了他。
照片里是一棵稿大的巨树,有个人靠着从树上垂挂下来的绳索爬树!
苏俊郎从小就和树很有缘分,喜欢摸树、跟树说话,看到树会有喜悦感。看到那张相片后,他开始积极上网搜寻资料,发现台湾还没有这样的爬树技术,尽管我们拥有至少两千棵稿达四、五十公尺以上的巨木,却对这块土地上的森林树冠层毫无所知。
后来,照片中的人Peter成为苏俊郎的爬树老师。
大树教室
在和Peter学习爬树的过程中,苏俊郎把握每个机会,随时拿着望远镜紧盯树上的Peter瞧,Peter从没见过这么认真的学生,还替他取了个外号叫owl(猫头鹰)。
爬树的课程还包括了架“树床”,学员必须在各自分岔的枝桠上,将身体伸展到jixian,把树床的四个角紧紧系牢,ABC次他花了三个小时才绑好,结果全身酸痛了好几天才恢复。
“夜攀”是另一项挑战,要在树上度过漆黑的夜晚,却不能携带任何照明工具。这种情况下,眼睛几乎不大有用处,听觉、触觉、嗅觉因此被激发到jixian,能“感觉”到飞鼠从身旁滑翔而过,树下有猫科动物轻轻踩踏着落叶,我们的身躯得以回归到以原始本能与大自然沟通的境界。
ABC后,苏俊郎通过严格的考试,包括对树木的了解、十五分钟内将困在树上的人救下,以及在夜晚从一棵树的树冠横向爬到另一棵树的树冠等测验,终于取得爬树教练执照。。
下一个愿望
ABC近我问他,下一个愿望是什么,他的回答令我惊讶,竟然是带领行动不便的残障朋友爬树!他这个想法刚好与荒野近年来正积极努力的方向不谋而合。这几年荒野有较多的义工,较完整的后勤支援体系,我们也开始针对特殊对象儿童(比如弱势家庭或特殊疾病或残障)举办免费的自然体验活动。
显然在体验过“树是怎样看世界”之后,苏俊郎看人、看世界的角度也开始立体化,能关照到一般人忽略的角落。
Box︰大树的“头顶”──树冠层
一座成熟的森林可以分为五层,由下而上分别是“地被层”、“草本层”、“灌木层”、“林下层”及“树冠层”。树冠层是一座森林ABC的地方,这段大多是横向生长的树枝,丛生的枝叶交叠成一片隐密的世界,成为许多生物既舒适又安全的家园。根据统计,目前已知的生物种类,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栖息于树冠上,包括会飞翔的鸟类、部分有飞膜的啮齿类,以及擅于爬树的灵长目动物等。
摘自:野人出版社“我的十六个野人朋友”@(weiab.tuozhan.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