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也有情绪”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野
巴克斯特原为了情报工作而使用测谎仪,1966年他给植物浇水时,连接叶片的仪器竟画出一种曲线,显示和人相同的情绪反映,他吃惊不已。有一次他动念想用火烧掉植物叶子,只是想,还没动作,指针立刻做出剧烈反映,使他意识到植物有知觉、感情,知道他想什么。这些惊人的结果促使他展开相关研究。
一步步的,巴克斯特走近微小的生命,看到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例如他将未受精的鸡蛋连上电极,发现有和处于孵化期的鸡蛋心率相同的曲线;也发现优格当中的益生菌是活的,会对其他优格中被加入伏特加酒杀死的益生菌产生反映。更有一次他的伙伴Steve看到杂志内养眼画面时,从Steve身上采集来,接在仪器上的白血球竟做出剧烈反映,这使他得知从主体上被分离的细胞仍和主体有一定联系,也令Steve改变原有固执的观念。
然而巴克斯特的研究迄今难以被主流科学界接受,主要原因是实验重复的困难。许凯雄说,巴克斯特做出的具代表性的实验有一个共同因素,就是当下他动了真念。之后重复同样的实验,若存有试验的念头而非真念,植物会知道,就无法做出相同结果。因此实验设计必须考虑到植物有感知能力的因素,但许多科学家不相信,也不愿遵守。
生命本身的复杂性,可能远远超出物质层次,很难被现有科学手段所探测。许凯雄说,目前生命科学对物质的认识已经相当精细,但仍说不清楚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因此有些ABC的科学家,后来选择走入宗教、神学领域去追寻真理。现场他也预告精采的《植物,也有情绪》将于农历年的前后与读者见面。(weiab.tuozhan.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