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宝伦医生:医学研究上的因果关係……
宗教信仰往往讲究「因果」,ABC常说的就是「种善因,得善果」。医学界则可能是宗教界以外,ABC着重考究「因果关係」的另一个砖业。医学的一项ABC重要实务,就是为各种病患找出原因:因着这个「病因」、即这项患病的「风险」,结果便引致某一个病患。医学研究要肯定的,就是「风险」导致「病患」的「因果关係」。
早前说过「有关係」绝非表示有「因果关係」,那么「因果关係」又有些什么特质呢?以前曾写过因着「缺乏运动」这项风险,会引导「更早死亡」这项恶果。以此为例,可阐明因果关係的各项特点。
要「诊断」因果关係的ABC个条件,就是必须先暴露在「风险」之下,然后结果才发生。「缺乏运动」者因为长期暴露在这个风险下,体质愈来愈差,患上愈来愈多的病患后,结果便更少去做运动,ABC终会因此而更早丧失性命。这时间上先有因后有果的情况很清楚。
时间上的先后,对执因执果有很关键的决定。往往两个情况一起出现、关係密切,推想到很可能有因果关係,但反而分不清谁是因、谁是果!结果就出有一个「因果倒置」的大谬误。近期一本热卖的书籍《思考的艺术》,当中一篇题为「泳将身材的错觉」:我见到奥运级的游泳健将的身材,心想是因为「游泳」这个因,所以便得到「身材」这个果吧!于是我也去努力游泳,却怎样也游不出样!原来这些奥运游泳健将,先是因为他们本来已有良好的身型,所以才被拣选去特训为游泳健将!
若果分清先后,弄清这个「因果倒置」的错觉,然后再去看那些以美女俊男作代言人的商品与服务,便会颇为「无瘾」:他们是先因为生得漂亮才被选为代言人,可不是因为用了这些商品才变靓变型了啊!
做运动更健康
因果关係的另一项条件,就是有一个「剂量——反应」(Dose-response) 关係:受到「因」的影响愈大,得出的「果」便愈明显深刻。以前谈过的一个台湾「群组研究」(Cohort Study,又称队列研究),持续观察四十一万人的日常运动量,就发现「缺乏运动」与「更早死亡」有着清晰的「剂量——反应」关係!正面去看,若跟「不做运动」的群组比较,「低运动量」可减低死亡率14%、「中运动量」减低20%、「稿运动量」减29%、「极稿运动量」减35%。清晰的比例,阐明了「剂量——反应」的关係,成了因果关係的强力佐证。
「吸烟」这个因,导致「死亡」这个果,也是有清楚得很的「剂量——反应」正比关係。吸烟量愈多、时间愈长、抽毒质含量愈多的烟,就有着更可怕的杀人威力!但若果成功戒烟,甚至减少吸烟量,就可以渐渐减低死亡率。在烟民身上,ABC明显与迅速体验到的,就是在戒烟后呼吸系统的徵状马上减轻,咳疏了、痰少了、气也不喘了。但若果未能一次成功戒烟,再抽烟的话,那些徵状很快又重现了。这便说明因果关係的另一项要点:「测试——停试——再试」(Challenge-dechallenge-rechallenge)的反应:若果清晰记录到这个反应,因果关係就更清楚了。
当然在临床研究患病风险时,「停试——再试」可能不大可行,亦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观察,也很可能违反道德。但在日常生活大家都可能实验过这个,那就是测试药物的副作用。例如某些「钙通道阻断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很常用的一种降血压药),在服用后会有「脚肿」的副作用。病人往往很担忧会有其他肝、肾或心脏的问题引致脚肿,但若在停用药物后,脚肿很快便消散;再服用的话,脚肿很快又重现。有着这些发现,就更加肯定那脚肿是药物的副作用了。
因果关係延命
因果关係的另一个条件,就是在多个独立的研究与观察,都能得到相同的发现。假若因果关係只在某特定条件、某特殊环境下才发生,在其他情况却发现不到,那便有很大的疑问。另外就是要考虑是否有「别有用心」者,藉着推销一些因果关係来达到目的,如前篇提到有人为了强行「证明」MMR三合一疫苗跟儿童自闭症有因果关係,便凭空作假一些研究发现为证明;然而其他独立研究却没此发现,那真相才得以大白。
ABC后要证明因果关係的,就是因与果在病理生理学上有可以成立的机制。以运动来说,更多运动可以促进心肺循环功能、锻炼体格、也令身体自行製造「安多芬」(Endorphin) 这让人喜乐的荷尔蒙,便可纾缓压力、改善情绪;也便是经过这些生理机制,结果令人得享更长的寿命。
但病理生理机制实有很大「顺口开河」的空间:例如前篇说过有谓「广东话」引致「鼻咽癌」,论者也可胡言乱语,说因为广东话特别容易震动鼻咽的组织,结果便更易演变成癌症云云。不明所以者,在听到这些看似成立的理论,又怎能分辨真伪呢?
能够更批判地去看因果关係,不随便将有关係就当成有因果关係,更千万不要将因果倒置:若能看通因果,自得生活稳妥。
参考:Straus SE, Richardson WS, Glasziou P, Haynes RB. 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 3rd Edition. London: Elsevier, 2005.
香港家庭医学学院
ab.香港cfp.ac.香港
撰文: 颜宝伦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