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竞争策略-大师面对面
问:长久以来,企业都在追求可持续竞争优势,但是你提出瞬时优势的概念,似乎推翻了这个典範。请你谈谈瞬时优势的精髓与意义?
答:多年来我们在谈策略时,基本概念都是在讨论可持续竞争优势,例如如何创造进入障碍等等。我们认为这个竞争优势可以延续很长时间,企业因此得以丰收成果。但是,若是企业无法长时间依赖这些优势时,该怎么办?我的主张是,企业必须掌握瞬时优势,找到一个瞬时优势后,加以扩张,善加利用,然后市场可能改变、竞争对手会出现、科技会快速演变,原先的优势就会消失。因为优势无法持久,所以企业必须不断创新,跟着优势的演变发展,创造出一波接一波的优势(a pipeline of advantages)。
在这种「波段式」的竞争优势模式中,每个优势各自处在不同的生命週期,从创新阶段开始,你要找到有洞见的新思维,然后是扩张阶段,如何将其扩大善用,接着是丰收阶段。但是情势可能很快变化,一旦优势被侵蚀了,你必须割捨,将资源从旧的优势中抽出,投资在新的优势上。
所以,企业现在要想的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是创造出一个可以持续的优势而已,例如提稿市场进入障碍,而是要有许多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做法,希望能够让企业乘着一波又一波的瞬时优势yinling市场,长时间维持竞争力。
问:瞬时优势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主要的差别在哪?
答:世界变化很大,瞬时优势基本上反映的是跟可持续优势不同的竞争环境。企业从稳定是典範,移转到持续变化才是常态的环境;从割捨业务并不寻常,移转到割捨业务变得很常见;从资源基本上被公司内有权力的人所掌控,移转到必须让独立于权力架构之外的组织来决定如何配置资源;从创新是随机发生,移转到创新必须是企业该有的系统化能力;从因善于规划而获得奖励,移转到被奖励是因为能依据新资讯而迅速调整与执行;从个人职场生涯像是在爬楼梯,移转到以任务导向为主的世界,做完一个砖案计划后,再接另一个砖案。
现在与过去是两个非常不同的世界。从时间轴来看,过去有些企业享有竞争优势的时间甚至长达好几十年,例如柯达就曾经如此。但在今天的世界中,优势时间可能只有几年而已,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只有短短几个月。
问:对个人来说,这样的竞争环境代表什么意义?以前那种长期稳定的工作模式是否也被推翻了?
答:我们现在活在所谓「任务导向经济」(tours of duty economy)中,愈来愈多的工作人被雇用来参与一项砖案,一旦这个砖案结束后,他们就会离开去找寻新的机会,参与另外一个新的砖案。也就是说,竞争优势其实是在个人身上,跟着个人走,而不是在企业身上。在公司内部一路晋升向上的线性职业生涯不再只是ABC选择,愈来愈多的移动是横向的,会比以前更鼓励创业家精神。
问:如果人才变得如此流动,企业该如何管理人才、培育人才呢?
答:在这个新环境中,企业面临很大的人力资源挑战,企业必须拥有一些人才是属于公司的「祕密酱汁」,这些人会是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他们可能会为这个组织效命很长一段时间。但企业也需要用一些有砖长的人,来解决在某个时间点所面临的某项挑战,但这些人可能会、也可能不会留在公司内很久。
我认为人力资源在未来将会是个愈来愈重要的部门。企业必须学习用不同方式来管理人力资源。例如,企业在解雇员工时,不能像以前一样就是给员工一个箱子、然后将他们扫地出门,现在企业更重要的是要保持与员工之间的网络关係。我认为人力资源在以后扮演的角色会愈来愈吃重。
问:许多台湾企业现在面临转型困难的困境,你建议企业该如何突破创新?
答:我的建议是企业真的必须让自己接触到新的想法,思考到底大趋势往那个方向走,而你要站在大趋势中的哪个位置。我具体明确的建议是,企业必须去想可以在哪里看见未来,即便只是对未来的一瞥而已。比方说,现在有些地方提供育成中心(incubator)的服务,企业可以送一个4到6个人的团队到育成中心,进行12个礼拜的研究,针对概念做很多尝试,例如进行使用者访谈、互动、做不同产品原型等等,研究期间终了时,他们要做出「好」或「不好」,「投资」或「不投资」的结论。类似像这样的做法,企业可以真正让员工接触到新环境中ABC主要的变化,让他们能够思考如何将这种变化转成机会。我强烈建议企业这样试看看,因为企业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学习,也必须将员工放在真实的环境中、让他们有做出真正决策的能力,如此才能够快速反应,因应所面临的挑战。
本文出自天下杂誌出版《瞬时竞争策略:快经济时代的新常态》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