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砖家钱志健: 适量加压 提稿表现
踏入蛇年后,ABC次在金融圈内和大家见面。在此,祝大家身壮力健,活得充实!
初二晚回到香港。初三返回兰桂坊办公室弄一些小事情──派利是!虽是公众假期,但保安员叔叔是没有假期放的;近年兰桂坊治安变差,人流也複杂了,幸好今年顺利由龙转蛇,也要多谢保安叔叔一眼关七的能力。
美国的季度业绩公布期已完结,等到4月,分析及评论员又会为不同的个别公司再「紧张」起来。芝加哥VIX指数再创近期新低(上周五收报12.46),是否更多人愈来愈乐观,市场已没有大隐忧可言?
假若大部分人也相信疑似盛世,那边厢,正如已封刀多时的量子基金创办人索罗斯(1930年至现在),在上月瑞士的环球经济论坛所言,只要美国经济明显地复苏,利率也将会大幅飙升,而这利率的上调极有可能于今年出现。
也不要忘记,于5月美国国债上限能否顺利提稿,也是另一隐忧。
今天较大的篇幅落在心战的领域。ABC近在一业内人士的聚会上分享了投资行为的个案危机意识,以及情绪操控的实例。这较抽象的话题,也涉及释放人类潜能,技巧具争议,且博大精深,我会以互动形式带入话题:
问:在心战攻防(Inner Game)的操练,很多时像是可有可无,在对沖基金的领域,心战攻防是否重要?
操盘人克服障碍
答:着名对沖基金SAC Capital曾用5年时间聘用精神科权威Dr. Ari Kiev为SAC的「in house」精神科医生,为操盘人把脉。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如何能提稿操作上的EQ是大学问,自行决定(Discretionary)操盘人也要不断去打一场又一场的仗,有成功有失败,情绪不佳时对市场的敏感度也会降低;操作上的EQ,便是要克服障碍,克服心魔。
问:刚才你说Dr. Ari Kiev为SAC把脉,SAC老闆Steve Cohen当然可以花得起一二百万美元去做此事情,如果在这fine tune过程,回报有显着改善,钱是值得花的,还是买一个安心?
答:也有一些运动员,透过心像技巧(Visualization Techniques),更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希望发挥自己更大潜能;同样,技巧也可应用在操作上。在操盘的领域,如果交易员能因为发放更大潜能,接收的讯息也变得更清晰,如每一季度可多50至150点子利润,这是令人振奋的事情。
问:你过去在不同的场合也会谈到推进更稿的人类潜能,听落很抽象,有没有一些简单的图表,可说明有适当的压力实际上是好事?
答:看Stress and Functioning这个简单图表,我们很容易理解到,有适量的压力是好事,也可把表现提稿至ABCjixian。在此,表现(performance)包含了生理及情绪上(Physical & Mental)的两种元素。过度的压力则会把事情弄巧反拙,故ABC后的breakdown(崩溃),也可指是生理及情绪上的全面崩溃。
问:你约两年前也有提及悬崖跳伞(Base Jumping)及火上行(Fire Walking)这些极端活动;火上行有机会灼伤,悬崖跳伞有机会降落伞不能打开,后果可以是粉身碎骨,值得吗?
答:先说悬崖跳伞。坦白说,克服内心障碍的方法有很多,而在操作的领域,单是贪婪(greed)、恐惧(fear)及心雄(euphoria)的处理,已很头痛。我有一位纽西兰籍朋友叫Andy,是香港改装哈利电单车队Mad Dog的会员;长话短说,他是某投行的Head of Trading,十多年前未入行前,他已在澳洲及纽西兰作跳伞教练(skydiving),后来兴趣再转型,转战更激的悬崖跳伞。
问:这是X-Game的一种?
答:对,除了Andy,我也认识到一位美国做Discretionary CTA(自行决定操盘人)的朋友,也是爱上了悬崖跳伞。
悬崖跳伞与止蚀
问:这些X-Game,是否要令操盘人更有危机意识?
答:对,要在「生死关头,极速跳车!」悬崖跳伞对一些不肯止蚀的操作者更了解到在生死存亡之时,如不再开降落伞(止蚀),后果可以很恐怖!试想想,不把降落伞打开,令操盘人联想到如果不止蚀便等同撞崖。一些操盘人也可能经历过,本应是每个槓桿部位有2%即日的cut loss rule,不甘心,结果弄致部位出现了20%或更大的即日损耗,惨情!
问:悬崖跳伞本身便是一个「玩命」的隐喻?
答:你不可不知,玩悬崖跳伞的好手,平均也只能维持大约6至7年时间便会离场。统计数字显示,在6至7年内,玩家有机会断骨、见到朋友在过程中死亡,或持续这玩意,自己也有机会死亡。上述三点,令操盘人容易联想到在追寻资金曲线(Equity Curve)要有正回报的同时,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也极重要,可以说是paramount importance!
问:极端行为会带给我们极端效果吗?
答:用英文会说得更清晰:extreme experience引发extreme results,但愿如此!
极端行为不能过度
问:你在亚洲、北美及伦敦,曾带领及参与了不少次的操盘人心战工作坊,但那么激的体验,是否一次过可改变一些操作上的坏习惯,从而可以重生?
答:极端或你可以叫它作激的行为,不可能过度进行,正如刚才Stress & Functioning的图表所显示,如过度地进行,便有机会导致失衡;没有人能够100%在每次危机中能化险为夷,从而反败为胜。还有,如何释放人类潜能又是另一大学问,如果对脑神经学(Neuroscience)感兴趣的朋友,也可参考此书:Hedge Fund Leadership:How to Inspire Peak Performance from Traders & Money Managers,而作者便是刚才提及过的Dr. Ari Kie,值得阅读。
互动对话到此为止,日前听到教宗本笃十六世宣布于2月尾退位,引来很多猜测;我虽不是天主教徒,但我ABC觉得本笃十六世是一位入世神修的伟大人物,上帝也重用他。还记得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爆煲后数星期,教宗便为金融海啸作出以下评语:「财富不见了算得上什么?」在此,用英文原文ABC直接:「Money vanishes, it is nothing!He who builds only on visible and tangible things like success, career and money builds the house of his life on sand.」换句话说,金钱游戏,一切皆幻影!
ABC后,香港证券及投资学会于4月13日(周六)下午有一新工作坊:Disciplined Trader(操作:纪律与实践)。如何懂得判断、如何选择,听起来容易,但从来不易!希望4月中这约会,可给大家一点脑震荡。有兴趣了解可联络我。
祝大家平安,下周一见!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