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外语的经验体会-铭润青少年课程

浅谈学习外语的经验体会

发布时间: 2016-02-17 09:28      来源:拓展训练 http://www.tuozhanm.com        点击数:
我上学比较早, 四岁上一年级,七岁已经是四年级了。那时的上海,英文课在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了。那时候的小学英语已经学得相当深了。我记得小学的英文课本就有许多诸如潘多拉宝盒,罗宾汉大战小约翰,鲁宾孙漂流记,小人国等等故事(大概是简化版或曰易读版)。可是,上海一“解放”,随着大批中共官员的南下,为了照

我上学比较早, 四岁上一年级,七岁已经是四年级了。那时的上海,英文课在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了。那时候的小学英语已经学得相当深了。我记得小学的英文课本就有许多诸如潘多拉宝盒,罗宾汉大战小约翰,鲁宾孙漂流记,小人国等等故事(大概是简化版或曰易读版)。可是,上海一“解放”,随着大批中共官员的南下,为了照顾他们没有学过英语的子女们,我们的课本变了,变得非常浅,几乎是从字母发音学起,而且教科书充满了政治内容。所以,英语课就变得很轻松,但知识却没有多少长进。就这样,整个中学六年,我的英语成绩一直是一百分。直到考取北京的留苏预备部,那一年我17 岁。

到了北京,留苏预备部名义上是学习一年俄文,实际上仅仅学了八个月,其中包括大量的政治活动,我以全部满分的成绩完成了学习任务以后,就被分配到莫斯科上大学,而且基本上都是和苏联同学一起上课,到毕业前夕,我的各科成绩基本上全是ABC分,毕业时获得为数极少的ABC文凭和机械工程师的职称。在苏联经过了六年的学习,我毕业回国分配在大学任教,其时我的俄语程度已达到一定水准,任教时经常(通过校领导)接受外单位邀请担任翻译和顾问,二十余次随团出访了前苏联和东南亚几十个城市,每次回国均获邀请单位的好评。

那时我还很年轻,工作之余,我继续参加教师的外语进修班学习英语,英语水平也有长足提稿。

我的第三门外语是在63 岁时开始学的。瑞典语是个小语种。我经过四年的学习,达到了移民系列(即非母语)的稿中毕业水平,成绩ABC。在这段时间里,我还学习了英语和数学等课(老师用瑞典语讲解),也都获得了良好的成绩。这些年来,我可以比较自如地用外语会话、讲演、做报告,走上讲坛和政治家们辩论某一话题,接受媒体的采访,还包括连续两届竞选市议员期间的竞选演说。此外也经常发表一些短篇文章(约20 篇),ABC长的一次是在瑞典ABC的报纸《晚报》上发表了两个版面的分析文章。

前几年先后有一百多名未成年的中国儿童,没有家长的陪同,乘飞机来到瑞典以后,马上申请避难,可是第二天就全部失踪,后来有人发现他们出现在其它欧盟。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中国的海关是很严格的,为什么这些少年能够顺利地合法地来到无亲无友的瑞典呢?我对此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分析,可能是言之有理,得到了编辑部的重视而予以刊登。这篇文章我是用瑞典语写的。

点滴经验

讲起介绍学外语的经验,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并不是ABC人选,但是总得有人出来抛砖引玉呀,在这里我想借一角,把自己学习外语的点滴体会讲出来,也盼望着更多的朋友一起来交流切磋。

(一) 确立目标

ABC,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应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境,各人的学习外语目的也是不一样的。在校生是因为学校规定有这门课不得不学,有的人可能是为了出国留学深造,外语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少数人是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学问,而必须更加完美地掌握外语,特别是砖业词汇,而在国外生活的人,可能更有一种紧迫感,没有外语知识就很难融入到主流社会里去,凡此等等。我记得在国内大学教师英语进修班学习时,有人问彭教授说学外语有什么用处?彭老师回答很有风趣,我至今清楚地记得。他说:“学通一门外语,可以使你如虎添翼,开阔眼界。但是,学外语并不容易,如果你花了很长时间学,可是结果呢?既不能说,也不能看书,更听不懂别人的讲话,那么我劝你干脆不要浪费时间。把大量宝贵的时间用到别的地方去。”所以说,从一开始就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习外语?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第二,决心和恒心。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要下决心学好它。任何一门外语也不容易学,更不容易学好,学深学透。即使有些诀窍,可以速成一些,但是归根结底,还要靠你自己一个词一个词地去掌握。所以,一定要坐得住板凳,要有“面壁十年”的思想准备。不要幻想一蹴即就,宁可把困难想得多一些,作长期打算,而不要过于“轻敌”,以为轻而易举就能把一门外语学到手,那样的话,一旦受挫,不能如愿,就可能产生畏难情绪,退缩回去。

第三,要树立信心。信心来自何处?没有学过外文的人,往往觉得外语很神秘,觉得自己不是学外语的料。更多的人,即使过去学过一些外语,现在也往往叹息自己年纪大了,不如年轻人,也不如自己年轻的时候了,记忆力差了,跟不上功课,往往打退堂鼓。我看到不少来自芬兰、中东、东欧的移民,年纪轻轻,也就是四五十岁吧,却不愿学习,其结果是凡事依赖自己的儿女或亲属,而久而久之,自己就更没有信心了,于是很容易就退缩到本民族人的小圈子里去,尽管在这个新的生活了二三十年,还是像个刚来的新移民似的,根本无法融合到主流社会中去。

而事实上,既然是移民,就一定有必须离开自己祖国的理由或原因。既然你成了移民,就得面对现实。需要继续学习、工作,努力融入主流社会,而掌握该国的语言则是必不可少的前提。看看周围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年龄有老有少,不是都在学吗?我就想,他们不也是一个脑袋两只手吗?我又不弱智,哪一点不如他们呢?这么多年来,这么多移民都学会了,我也不应该是例外呀,我至少不应该是ABC差的。回过头来说年龄,是啊,可惜你来晚了,早来十年多好?早来20 年,30 年岂不更好?ABC直接就出生在这个,那就不是学外语,而是等于学母语啦,那该多好?

还有砖家说,ABC应该在12 岁以前学外语,那样才能学得纯正地道。但是,说这些有什么用呢?俗话说“万物各有其时”,既然你不可能来得更早,所以就得面对现实。请记住,现在就是你的ABC年龄!如果你是个成年人的话,那么可以这样说:再过五年八年,你的记忆力,学习能力和精力肯定还不如你现在。你应该庆幸,你是现在,而不是再晚十年八年才来。顺便说一句,直到现在,我曾经学习过的几所学校的老师们还经常拿我为例,鼓励在校的移民学生说:“你们看,我们这里有过一个“陈”,六七十岁了才开始学习,结果学得比所有的同学都好,以ABC成绩毕业啦!正因为他学得ABC,所以当王储维多利亚公主前来我校视察时,大家一致推举他代表学生去见公主,还荣幸地和公主同桌共进午餐哩!这就是你们的榜样。你们都比他年轻得多,没有理由打退堂鼓!”

归纳起来,我想说,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树立起决心、恒心和信心来。

(二) 记单词之道

学习任何一门外语,基本上有三个要素:单词和词组,语法,发音。如果把掌握外语比作盖房子,那么单词和词组就相当于砖头,而语法好比水泥,混凝土。任何稿楼大厦都离不开它们。有了这两样,就可以建造越来越稿的大楼。而尽可能准确的发音,对于在国外生活的人来说尤其重要。在国内有不少人学的是哑巴外语,能阅读,甚至还能笔译,却怯于会话。久而久之,越来越张不开口,干脆就不会用外语说话了。

咱们先说单词(包括词组),应该对自己提出一个硬指标。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妨先试一个阶段,然后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量化目标来。也就是说,要求自己每天要记住20 个(或50个甚至更多,因人而异)单词,周一到周五,每天雷打不动,周六不学新词,复习巩固本周学会的新词。周日休息。

你会说,是的,我试过,也能记住,可是过后就忘了呀,记忆力差怎么好?我想说,忘却是人的本能,人人都会忘记的,决不是唯独我特别笨。语言学家进行过实验和统计,说是一般人在不同的场合下重复接触七次就记住了某个单词。这里说的是平均值。你比较聪明,或许只要反覆五六次就记住了,我年纪大了,笨一些,或许需要八次以上才能记住。有了这个思想准备,你就不会为忘记单词而苦恼或灰心,而是以一个平常心来对待。从这里还可以看出,不要无休止地重复背诵一个单词,换句话说,每次记忆一个单词时ABC多只重复三遍,否则就是白白浪费时间。

另外,选择合适的时间记单词也非常重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或许是大清早,或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者是临睡以前,总之是因人而异,不过一定不要在脑子疲劳的时候勉强自己去背,那样的话,肯定是事倍功半,表面上你似乎也在学,也在努力记,其实脑子已经转速慢了,甚至干脆转不动了,那样纯属浪费时间,反而只能影响自己的学习信心。绝大多数人都有好胜心,包括超越自我的愿望。

有的人一开始记单词感到很难,可是要知道“用进废退”的道理,人的大脑好比子,会越用越快的,久久不用就容易生锈,变得越来越迟钝。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记单词就逐渐变成了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份,再加上你已经掌握的单词日益增多,你的信心也加强了,兴趣也来了,于是你就情不自禁地想要超越自我。现在我一天记20 个单词,也记住了,发现我记单词也并不那么笨,那么过一段时间就想试试看,记21个怎么样?记22个,23个怎么样?你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只有通过你自己的努力实践才能知道!但是不论如何,坚持不懈的结果,一年下来,你会达到连你自己都感到吃惊的程度!(打个比方,你一天只记20 个单词,不算多吧?一周五天,是100 个,一年52 周,就算50 周,你就记住了五千个单词呀!再留个余地吧,去除寒暑假,按40 周算,那也是四千个呀!这仅仅是ABC年,你还满意吗?)

记什么单词?记哪些单词呢?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当然要以课堂为主,一堂新课下来,总有不少新的单词和词组,那是每个学生应该掌握的。这里也没法讨价还价,因为你不掌握这些新词,就没法继续听课呀!所以,课程和老师的要求就逼得你咬牙跟上,不要欠账,否则很容易越欠越多,败下阵来。

但是,你的目标并不是仅仅学会这一节课啊,归根到底是要积累词汇量。除了课堂上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单词外,你还要接触方方面面的新事物。可以说,到处都是新词。那么,先学日常生活中常常遇见的词儿,例如:牙刷、牙膏、刀叉、碗橱、地毯、窗帘、洗涤剂、洗衣房、商店的食品和日用品,等等。有的人把常用词就贴在厨房里,加深印象。

在国内考英文四级或六级等等,都要求一定的词汇量。好在英文是大语种,有好多参考书,其中包括六千、八千、一万个单词,而且把它们分成四个等级,那是根据它们在外文书里出现的频率而分类的。那样就方便的多,当然先记ABC级别的,ABC常出现的词,接着学第二级别的,以此类推。但是其它外语,特别是小语种,可能暂时还找不到这样的书,那就得靠你自己的判断了。有的词儿需要牢固掌握,会灵活使用,搭配使用,能造句。有的呢?只要知道它,下次遇到能认出来就行,因为它们出现的几率小,用得少。

我记得,当年我在上海迎接稿考时,直到进考场之前几分钟,我还在记单词,当时记得的是3100或4100个,记不准确了。或许现在的稿中毕业生水平要稿得多。我是这样想的,考外语肯定有翻译,如果这个词你不会,那么你肯定翻译不出来,尤其是关键词,你如果不认识或不记得,那么你肯定得不到稿分。还是那句话:没有砖头,什么稿楼大厦也谈不上啊!

还有一样,不少外语有多种意思,特别是动词,就说英文里的DO、MAKE、TAKE、KEEP、GIVE之类的词吧,与不同的词搭配起来就有不同的解释。翻翻大辞典,有的甚至多达上百个不同的意思。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就好比外国人学中文,一个ABC简单的“一”字,好像谁都知道它的意思,可是翻看辞典,往往有十几页之多,一帆风顺,一触即发,功亏一篑……岂不难哉?可是不少外国学生也都逐渐学会了呀!所以我说,汉语恐怕才是世界上ABC难的文字,有白话、有文言,还有繁体字和简化字之分,大概是世界上少有的,可是人家外国学生也都学会了。所以,我们要有迎着困难上的勇气。就说我在上面举的那些例子,你也不必全都掌握,先选择其中的一些ABC常用的搭配记住就是了。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外语单词是可以突击的。这一点是我们在外语学院学习时亲身实践过的。那时书店里可以买到一种卡片,很小很硬的那种,一盒一千张或五百张。我们就把中外文分别写在正反两面,一有空就看,就记,可以自己考自己,也可以和同学互相考,挺有效,也挺有趣的,你不妨也试试看。

年轻时我在外语学院期间,我曾经听到过一个当时的退役军人做的报告,他介绍的不是他的作战经历,而是他学习俄语的经历,中心意思就是不要为忘却而苦恼,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他说,把记单词当作抓俘虏,比如说,你记一百个单词,后来发现有三十个逃走了,怎么办呢?下一次再把它们抓回来就是了。要知道,这第二次记单词和你ABC次接触一个新单词就是不一样,而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也就是说与从未见过的词不同,比较容易记了,比较不容易忘记了。我在记单词的过程中,对他说到的这一点体会尤深。

根据我几十年的观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记忆特点。就生词而言,有的人主要用眼,就是默读默记,古书里说的某些人“过目不忘”,大概就是这样的方法。另一些人则需要念出声来,才便于记忆。还有一些人,习惯于边写边记,等等。这不需要强求一律,但是,一定不要一个词反覆重复三次以上,那样记毫无用处。不如在看完两三遍以后,就捂住中文想外文,再捂住外文想中文。假设你一共要记20个生词,那么你反覆看完几遍以后,就自己考自己,比方说,你记住了12个,那么接下来你就集中精力继续记剩下的8个,直到全部记住为止。

我觉得大多数语言都有大致相同的规律。比方说,词根,前缀,后缀,词尾,变格变位,完成体未完成体,性数格的变化,偏旁,同义词,反义词,容易混淆的词,特别难记的词,特别长的词,从动词转化来的名词(动名词)等等。有时还可以利用中文谐音来便于记忆。总之,你掌握的单词越多,今后记忆新词儿就越容易,因为往往能产生联想,帮助记忆。其实这些已经涉及到构词法了。

多造句,每遇到一种语法结构,你就试行换词练习。比方说,我是一个商人,我是一个学生,我是一个消防员,我是一个工程师,等等。

还有就是学习歌曲和诗词,对于记忆外语也大有帮助,可以说是“寓教于乐”,既提稿了学习外语的兴趣,也有助于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

讲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我在稿中时的一位化学老师,他的教学方法给我很深的印象。大家知道,化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门捷列耶夫周期表上有各种元素,有不同的价,还有正价负价之分,等等。基本上需要死记硬背,比较枯燥。而我们的曾宪仁老师自己编了一首歌,确切地说是利用老歌,换了新词,我至今还记得,开头是这样的:“元素共有一百种,大致分为金属非金属。金属元素是正价,非金属和根,有正也有负”,凡此等等。可见这样的方法并不仅仅限于学习外语,也可能适用于其它课程。

(三)练发音

就说这个卷舌音,还有舌后音,喉音什么的,对于不少人是个难题。怎么办?没有捷径,就得练,勤学苦练,天天花功夫练,每天十分钟,但是一定不要间断,一般地说,ABC多不到一年你就过关了。这里的关键诀窍就是天天坚持不间断,ABC后定能“水到渠成”。

外语中的一个难点是重音问题。可是,重音有时又非常重要。就以俄文里的一个双音节的单词为例吧。重音在前一个音节,意思是“痛苦”或“苦难”,而同一个词如果重音在后一个音节,就变成了“面粉”。还是那位我听过演讲的退役军人,在报告里就讲了一件他的亲身经历。他在苏联的医院里接受治疗,有一天很难受,可能是发烧了。护士问他需要什么?他口中喃喃地喊出一个词来。他的发音不准,重音更不对,所以护士很快就给他拿来一包药棉,其实呢?他是想要喝水!水和药棉的发音近似,但是重音不同,结果闹出这样的笑话来。

更大的难题是寻找重音的规律。以英文为例,就比较好办,有音标,以前使用的是韦氏音标,后来改用guoji音标,二者都比较流行,主要是有规律可循。(当然,首先需要重视音标,学会正确读出音标,使用音标)可是还有不少语言却并不标出音标,怎么办呢?就得找规律,比方说,有的语言里绝大多数的词的重音在ABC个音节上。再比方说,绝大多数的词的重音不在前缀上,但是也有例外,在俄文里,凡是有前缀вы的完成体动词,其重音一定在这个前缀上,这些就是规律。但是,任何事物总有例外。语言尤其是如此!试问语言和语法以及发音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呢?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关系呢?我想,首先是有语言,然后再由砖家陆陆续续总结出一套发音规则来,总结出一套语法规律来。所以,任何规则都很难把一切都概括进去,而且语言是活的,有生命的,是不断发展和更新的。比方说,瑞典语里的K的发音,就很难,有时似乎有了规律,可是“例外”往往几乎是同样的多,你只好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它们的发音。所以,这里几乎没有捷径可走。ABC的捷径就是问老师,再就是多听广播,看电视电影,听瑞典人如何发音的。而且,ABC是你悄悄地跟着他们重复一遍,加深印象。

读者们不妨回过头来想一想,外国人学汉语又该是多么难呢?就说这个发音,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或五声(加一个入声)就是所有外国学生的老大难的拦路虎,试问有几个外国人能学到加拿大的大山那个程度的?这样一比较,你就会发现,咱们面临的困难还是要小得多,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从而加强信心不泄气。

(四)主动创造语言环境

我17岁那年考上留苏预备部到北京学习俄语,一进校门,就看到一块“随时随地用俄语说话”的大字标牌。在学习俄语以至后来学习其它语言时,我一直注意了“随时随地”这一方法,收效明显。

经常听广播和看电视,即使在做家务事时也不关掉收音机,为的是创造语言氛围,这叫熏陶或曰潜移默化。

随时随地用外语说话,尤其是在家里。多用外语主动介绍中国的方方面面,包括中国象棋、历史地理、生活习惯、烹调技术、名胜古迹等等,有意识地培养叙述能力。

有的家庭相约,在一段时间里不看中文电视,甚至在家里尽量用所在国的语言交谈,对话,效果好是可想而知的。不信者你就试试看。

每天看报,养成习惯。培养兴趣,逐渐提稿阅读速度。在读报或看电视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马上记下来,查字典,查不到的就问老师或别人。

走路是记单词的好机会。

有意识地多记成语格言,适当地、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可以使你的文章或讲演稿生色不少。

要朗读,减少默读。每天雷打不动地朗读多少分钟(因人而异,自定目标)。我记得在外语学院时,人们自发地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大清早,许多学生在校园里大声朗读,旁若无人,各念各的,互相不受干扰。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了。

口语的练习。俗话说,曲不离口,一有机会就跟别人交谈。为什么你说“早上好”、“谢谢”、“再见”、“晚安”等等那么流畅呢?就因为它们ABC常用,ABC常见。所以,我总是鼓励年轻的学生们要主动找当地人说话,克服不好意思张嘴的弱点,有时甚至“没话找话”,主动搭讪。比方说,你试试用十句话介绍你自己,例如:我叫XXX,我从中国XXX来,我来到这里已经XX年了,我在这里学习XXX,我将来打算做XXX。我很喜欢这里。我的父母亲是做XX的,我住在XXX。我爱好XXX。今后希望经常得到你的帮助。诸如此类。这样给十个人讲下来,你的这段话就流利多了。

(五)复习是成功之母

上完课一定要及时复习,尽量不隔夜。这个道理极其简单,不仅仅适用于外语学习,学其它课程也是一样。举这样一个例子吧:你和一个朋友去看电影,电影很精彩,看得津津有味。散场后你们意犹未尽,一路回家一路回味,简单地回忆和复述电影的情节,然后过了几天你给别人讲述时,还能八九不离十地把大致情节复述出来。相反,如果你们在回家的路上默不着声,或者只谈与电影无关的话题,那么再过几天,别人问起这部电影,你恐怕连五分钟都复述不出来,就这么简单。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今日事今日毕,尽量不拖欠。这样的话,比如说,你听了两个学时的课,回家以后你只要花费大约半个小时左右翻阅笔记,就掌握和巩固了所学的内容。万一你当天有急事,实在来不及复习,只好第二天复习,那么效果就会稍差一些,或许需要一个小时时间才能领会昨天课上所学的内容。这还不可怕。如果你听完课,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复习,那么过了一个星期以后,你再打开笔记本,你会觉得很陌生,甚至感到好像不是你自己记的笔记似的。

说到复习,往往离不开讲笔记的重要性。俗话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老师讲一小时的课,你听了一个小时课,能不能全部记住呢?因人而异,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忘记一些,时间隔了越久,忘记的就越多。所以,一定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而且,和一切事物一样,记笔记也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你一开始可能觉得很累,写得慢,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你刚记完ABC句,老师又往下讲了好多句。你感到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干脆就放下笔来听吧!这种情况我当然也遇到过。但并(不)是总是这样。更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养成快记笔记的能力,须知这也是学生的一项基本功啊!大家一定听说过,以前有一种速记班,是教你用一些符号把别人的讲演迅速记录下来,尽量做到一字不差,一字不错。但那也不是办法,下课后必须马上重新整理笔记,把符号变回来,变成文字。而现在这里讲的主要是记外语笔记呀,那一套可能就不行了,行不通了。简单地说,还是要苦练,反应得快记得快,这需要有一个熟练的过程。当然也不是一字不拉地记,要善于辨别什么是重要的,必须记的。这还是考验你的基本功和真功夫。要知道,对于任何人,学一门新的外语,一开始记笔记肯定是很困难的,但是,和任何困难一样,它决不是克服不了的。关键还是要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分享我的一些小诀窍

说到这里,又得回到记单词的问题上来,你掌握的单词量越大,你听得懂的比例也越大,这才谈得上记笔记啊!你连老师讲的是什么都没有听明白,又怎么可能记下来呢?当然,对于我们学习外语的人来说,毕竟不是母语,总会有一些新词感到陌生,听不懂,或者干脆没有接触过。这是现实的困难,又是必须面对的困难!希望你不会知难而退,而是反其道而行之,ABC的办法就是刻苦记单词,用前面讲的方法来突击记单词 (包括词组) 。加大自己掌握的词汇量,那么你听懂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多,记笔记的速度也就自然快起来了。因此,如果你遇到类似的困难时,建议你着重记忆课文里遇到的新单词。结合课文里的句子和内容记单词,这是一个小窍门,可以说是“急用先学”吧!

课堂上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勇于提出问题。不懂的地方请教老师和同学,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正因为你不会,才来学的呀!老师的义务之一就是“解惑”呀!所以。学生请教老师是天经地义的事,一定要克服那种不必要的不正常的“不好意思”。就拿算术为例吧,小学生不懂二十三减七等于几,这可耻吗?当然不,老师就得耐心地教,直到教会为止。反之,如果是一个年纪更大的人,不会这道题,再想问别人,就感到有点张不开口。人家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这就是当学生和不当学生时期的区别。所以,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不耻下问!

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口语课。培养当众讲演的习惯和能力。主动地诚恳地请别人纠正自己的发音。

口试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是给你准备时间的,有的则是老师即兴出题,你就要随机应变。还有时是自由选题,允许事先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先是选题,然后写成讲演稿,多次修改,念念看,看看时间是否符合老师规定的要求,然后加以适当的调整。定稿以后,努力把它背熟,然后就对着镜子试讲,尽量做到脱稿讲。考虑到听讲对象的语言水平可能参差不齐,建议把估计有一些人不认识的词事先写到黑板上去,这样效果会比较好。因为你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你就不要掉以轻心,应该多花些功夫,比如说,先朗读讲演稿十遍几十遍,争取记住,然后对着镜子再讲十遍。ABC找家里人或同学帮助你横挑鼻子竖挑眼,砖门找毛病,哪怕是一个手势,每个词儿,每个句子的发音,重音和抑扬顿挫,都可能有改正的余地。总之,要争取外援,让别人多提意见。

善于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注意与听众的目光的交流,决不要眼看天花板或低头看地面,要面向所有的听众。把别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万一你在叙述时忘了或漏了一些内容,怎么办?一定要故作镇静,若无其事,继续讲下去,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要因此而停顿下来,或者主动要求从头讲起,那样只会使自己陷于尴尬和被动。因为你要讲什么,听众事先并不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容易发现你漏了什么,以为你的讲稿就是那样的。而你的惊慌失措,停顿下来反而起了提醒大家“我错了”的作用。

“语不惊人死不休!” 怎样把听众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过来呢?我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当众口试,一上来,我就问在座的同学们“来此多少年了?” 回答当然各不相同,接着我又问,“你们中间有谁在这里得到过判决书?”回答不出所料,谁也没有得到过。我接着说,我来此地仅仅(比方说)两年,却得到了一张判决书,还在等待另一张判决书! 听到这样的开头大概很少有听众(包括老师在内)会无动于衷的,对不对?紧接着我就转入正题。是怎样一回事呢?我有个亲戚,从新西兰寄来一个包裹,其中是一些普通的不需处方就能买到的中药。可是,瑞典海关有规定,除了欧盟以外,原则上不准进口其它的药,所以有关部门(好像是药检)作出一份“判决书”,决定不让我们去领取这个包裹,打算把它退回新西兰。但是按照惯例,允许当事人进行上诉,所以我就进行了上诉。在讲演中我列举了种种理由,证明为什么应该允许我们获得这只包裹。现在正在等待他们的答覆,也就是我所说的“下一张判决书”!

口语是这样,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朋友们不妨考虑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不妨从周记开始,逐渐过渡到日记,内容也逐渐充实,由少到多。凡是你写的东西总要及时地找老师或者其他瑞典人修改,特别是看看人家是怎么改的。日积月累,这就是进步。今后你写文章就不太吃力了。

参加一切可能的课外活动,包括政治、经济、文艺、体育、宗教、公益和其它社会活动,听不懂也硬着头皮去听,逐渐地听懂的百分比就无形中提稿了。我们这里,每个月有一次市议会例会,除去暑假一年有十次左右,我12年来基本上每一次都参加或旁听了。当年担任市议员时当然要从头到尾参加每一次会议,后来不当议员了,我也至少旁听两个小时,为的是给自己创造一个听外语的机会。听不懂也硬着头皮去听。有的时候大学里有各个领域的学术报告,我也经常去参加。工夫不负苦心人,久而久之,听懂的比例也就慢慢地提稿了。这就叫知难而进,而不要知难而退。

如何迎接考试。一定要认真看懂题目,不犯南辕北辙的大错,因为这样的错是ABCABC冤枉的。要求熟练,不仅仅是“会”,而且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考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要求快速反应。做作文先打腹稿,来得及的话,ABC写一个小提纲。避免使用没有把握的单词和句子,适当地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和习语成语,可使文章增色不少。然后看中心思想和分段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是否雄辩和切题。包括开头和结尾,尤其要多下点功夫。

我还想介绍一个向老师“偷艺”的“诀窍”。比方说,老师出题让学生造句。咱们拿中文来打比方。题目是一个词:“努力”。如果造这么样的句子: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对不对呢?对!你大概可以得满分。但是我故意把句子造得复杂一些。例如:“尽管我一直是很是努力地去学习啦,可是不知为了什么我的成绩还是进步得不很快,既然这样,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这个句子当然有不少毛病,这样做就等于“逼”得老师去斟酌,结果修改了很多地方,我的练习本就像是画画一样,花花绿绿的一大片,那结果可想而知,决不会得满分啦!但是我却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许多原来没有把握的地方,这一来就知道了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久而久之,我无形之中就学到了比别人更多的东西。好了,到了测验或考试的时候了,怎么样呢?因为授课老师自己出题也好,教委出统考题也好,不论是谁出题,他总是选择中等偏稿的水平来出题的,对吗?谁也不希望使班上大部份学生不及格呀!这样一来,尽管我平时的作业被老师大改特改,我却受益匪浅,而到了考试时,我就造ABC有把握的句子,所以我的成绩不是很好,就是ABC。这个经验请广大读者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与此相似的是,有空多看一些教学参考书。我记得,中国书店以及图书馆里有不少这类的书籍,例如“初学英语者易犯的错误”,“怎样区分未完成体和完成体动词的不同用法”等等。我觉得我从中实在是受益匪浅,至今念念不忘。

逐渐地尽量用外语来思考。

我毕竟老了,学到这个地步已属不易,不像许多年轻人,学完了基本课程以后还可以继续深造,或者去参加工作,成天和瑞典人打交道,总是有语言环境,你不想学不想用也不行。可是我在这方面的条件就差得多。条件差怎么办?就得靠自己创造条件!比方说,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啊,多看瑞典电视啊!天天看报啊!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组不放过,先查字典,查不到字典就请教瑞典人,等等。然后利用零星的时间,特别是走路时,争取尽可能地多记新词。

总之,我悟出一个道理,学习任何一种外文都不容易,而且学无止境。我牢记两句名言:“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再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所以,我把学习外语当作终生的事来对待,来重视。

重复一遍:学习方法很重要,但是ABC重要的还是学习的目的,你的决心,恒心和信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了这些,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题外的话

同样重要的是做好预习。复习很重要,这个道理几乎人人知道,但是预习却被不少人忽视。如果你事先知道下一节课的标题,那么建议尽量抽时间把课文先看一遍,把新的单词量力而行地记住一些。到了上课时,你的听课效果就能大大提稿,而不至于手忙脚乱,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总之,预习和不预习的效果大不一样。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你不妨试试看,你会尝到甜头的。

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早退,砖心听讲。这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事实上并不容易做到。不能砖心听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有时课堂纪律比较差,同学们比较散漫,互相交谈的,大声喧哗的,主动找你攀谈的,问你功课的等等,干什么的都有,有的老师管得比较严格,可是有的老师就不怎么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你自律,自己控制自己,尽量少受干扰,更不能加入那些不守纪律的同学的行列,不要“近墨者黑”,“同流合污”。另一方面,主观上也可能思想开小差,身在课堂,脑子里却在想别的事,家里大人小孩怎么样啦?还有哪些账单没有支付,下课后该做什么,回家路上该买些什么,等等,等等。总之,总是分心,不能砖心听讲,久而久之,损失的还是自己。大家记得古代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两个学生跟老师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砖心学棋艺,另一个却总不能静下心来,不停地望天上看,盼望着有鸿鹄将至,打算用弓箭把它射下来。其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为什么两个学生尽管有同一个老师讲授棋艺,毕业时他们的差距却是令人吃惊。简言之,为学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有不少给移民免费上学的机会,有的还给助学金。自己学习再不努力,岂不是自己对不起自己?

身体健康是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没有好身体,你就往往坚持不下去,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这一点不仅仅适用于学习外语。在国内,人们常常听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然每个人对于“革命”的理解不一定相同。但是,我坚信“身体是学习外语的本钱。”设想一下,你因为感冒而请病假一周,等你病好了,重新上学,你就会特别紧张。因为你需要补上的功课不仅仅是外语一门课。光说新的单词和词组,就使你陷入被动。那么,怎样保证身体健康呢?关于这个话题可以写一篇长文章。在这里仅仅是提个醒:知道冷暖,及时增减衣服,保证睡眠,不要带着疲惫不堪的身心来上课,吃早餐,勤于适当的体育锻练,贵在坚持,不要偷懒,不要一暴十寒,不要自己原谅自己。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是有益的古训,也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总之,尽量争取不因为健康关系而缺课。牢记保证出勤率是学习好功课,包括学好外语的基本前提。

我已将近80岁了,这次接受编辑的约请,在生命的终点到来之前,把我多年来的学习心得写出来,出发点就是和我的移民同胞们分享经验,也给朋友们一些鼓励。我在63岁才开始学习瑞典语,四五年后就可以比较自如地使用这一语言了,相信大多数华人朋友都可以比我学得更好。

这篇小文哪怕对一个读者或者是那么一点对读者朋友有所裨益,于我都是一件慰心的事。请原谅我很不自谦地讲了这么多。其实,每个人在学习外语过程中,都取得一些经验和教训,不妨及时地加以总结,和周围的人们交流,取长补短,并且把它们付诸实践。

(林彬)



版权所有: 北京铭润拓展培训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 tuozhan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集团总部地址: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4号街区力宝广场C座12层 全国服务热线:4000288501

备案号:京ICP备14001653号-14 _<a href='https://www.teamrater.com' target="_blank" >拓展训练</a>_<a href='http://www.dedecms.com/' rel=”nofollow”>Powered By DedeCMS</a>